在宇琳眼中,智芸是一个像“哆啦A梦”一样的朋友,总是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而且从不拒绝自己的求助。所以,当她加班抽不出时间去接家人时,她拨通了智芸的电话,“亲爱的,我遇到难题了,这件事只有你能帮我……”电话这头的智芸呢,不错,是个大伙儿眼中公认的大好人,面对朋友诸如此类“非你莫属”的请求,虽然痛恨自己总是掉入这样的泥潭,但却又无法开口拒绝,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郁闷的情绪赶赴机场……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操控者”和“顺从者”吗?你是不是也恰好扮演着其中的某一个角色呢?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在这样一种缺乏“自我边界”的双方互动中,当事人将不知不觉陷入某种尴尬的人际交往模式。
自我边界,“我”与“他人”之间的楚河汉界
作为故事中的顺从者智芸,并非愿意接受朋友的任何求助请求,但最后都无法说“不”;而操控者宇琳看上去更像一个不断在占便宜的人,用“非你不可”的请求赢得朋友的每一次相助,却从没有考虑对方是否有时间或者有能力帮忙。形成这种人际模式的两个人,她们的自我边界都非常模糊。
何为“自我边界”?简单来说,就是“我”与“他人”之间的楚河汉界。我的地盘我做主,那些做不了主的或者替别人做主的人,其实是在心理上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健康目录中,就罗列了一些人际边界“不健康”、自我边界模糊者的常见行为,例如:无论任何事情都会跟别人诉说;为了取悦别人,做事会背离个人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留意不到他人是否已经越过了个人的私人界限;不断索取或者不求回报地无私奉献;对于他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从不拒绝……
那么一个“自我边界”清晰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通常来讲,这样的人既乐于为他人付出,也能依自己的实际情况安心地拒绝别人的求助;他们既不因求助他人而内疚,也尊重别人表达否定意愿,如此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心理发展程度比较成熟的“地主”了。
自我边界模糊者,为何越界?
如果一段关系只带给当事人带来痛苦,那么必定是无法得以维持的。因此,在能够维持的痛苦关系中,忍受者必有其无法割舍的地方。“当我设立界限时,我很可能失去与这个人的关系”,这就那些边界不清的顺从者们最担心的地方,“维持关系”是他们跨界的缘由,因为他们无法忍受设立界线后的恐惧与失落。
心理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自我边界模糊者的心理根源来自于孩童期与母亲所建立的不健康的“依恋”关系。“依恋”这一心理学概念是由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Bowlby)最早观察提出的。鲍尔比发现,当婴儿与父母分离时,会出现强烈的情绪行为反应,如大声吵闹等,这体现出的是婴儿对父母的依恋。如果此阶段的父母没有和孩子形成一个较为健康的关系的话,如不及时给予孩子关注和爱护,那么孩子长大后的依恋模式就可能变成多虑型(过分关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嫉妒与亲密对象很好的人)、恐惧型(总担心遭人拒绝,不相信别人也不信任自己)或者超脱型(喜欢依赖自己,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这样的人们往往在自我边界的设定中显得过于坚硬或者脆弱。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自我边界非常模糊时,不妨先想一想,使你或TA害怕的是什么?是什么在导致你或TA容忍别人的越界?又是什么在促使你或TA“善意“地侵入他人的地盘?这些又是否都来源于自身的依恋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