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汽车最有缘份
1959年冬,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小时候就见过解放军叔叔的雷锋迫切要求参军,而他在工地的表现又十分突出,焦化厂李书记出于好意舍不得放雷锋走。缺了政审表,使雷锋参军受阻。当时,几乎所有新兵都已换上新军装,雷锋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表决心。
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这一次又是雷锋的工程驾驶经验帮了他。部队认为雷锋是苦孩子出身,虽然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确实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经过实际锻炼,多次获得荣誉,于是最终决定批准雷锋入伍。此时,离新兵出发只有8小时了。
1960年初,雷锋随新兵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还作为新兵代表在欢迎入伍大会上讲话。但在从军之初,雷锋却无奈“先天不足”。由于他身小臂弱,手榴弹投掷练习不合格,为此他天不亮就悄悄给自己“补课”,终于在实弹训练中后来居上。平时,雷锋开朗活跃,教唱歌、办墙报、说快板样样都行,领导安排他参加战士演出队,后来却考虑到雷锋的湖南口音与大家的普通话不太协调,甚至影响演出效果。于是,雷锋就主动换下自己,集中精力为演出做好后勤工作。
然而,与雷锋最有缘的还是车子。新兵训练结束后,雷锋顺理成章被分到运输连当汽车兵。
“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就是雷锋向组织表明的态度。
车上的“钉子精神”
来到运输连后,雷锋便投入到紧张的驾驶技术学习之中。针对缺少教练车的现状,雷锋带领大家做一个汽车驾驶台。他废寝忘食、起早贪黑地钻研攻关,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技术学习小组长。终于,雷锋成为一名合格的卡车驾驶员,被分到二排四班,部队交给他一台13号“嘎斯”卡车上了建设工地。
为完成施工任务,雷锋整天驾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于是他把书装进挎包随身携带,只要车一停又没其它工作,便坐在驾驶室里看书。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看来,雷锋著名的“钉子精神”正是诞生在汽车的驾驶室里呢。
在社会上,雷锋做过无数的无名好事,他常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雷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底,他的事迹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在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越来越多,而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1961年,团部上下一致推选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人代会后,雷锋回到连里担任班长,在他带领下这个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模范汽车班长。
停车中因公殉职
雷锋生命的最后时刻竟也是在自己心爱的汽车身边。
1962年8月15日,雷锋和他的战友乔安山驾驶“嘎斯”卡车,从工地执行任务返回时已近午饭时分。出于对车的精心爱护,雷锋与其商量先把卡车冲洗干净后再回连,以备下午出车方便。于是,他们驾车开向九连炊事班的室外水龙头。汽车要开到龙头处,就要走九连营房和房前一排晾衣杆之间的土道。但因为有一根晾衣的木杆竖在入口处,卡车不可能一次性开进去。雷锋便下车查看地形,由乔安山来驾驶。
当时雷锋站在汽车左前方,离这根晾衣杆两米远左右指挥进车:“进―退―打轮―”车的前轮和车厢越过木杆后,乔安山看到班长雷锋给他一个通过手势,便开了过去。这时听得耳边“喀嚓”一声,他猛一回头,只见班长被击倒在地不省人事,而木杆因晾衣铁丝拉力已弹离地面。令人悲痛的是,这根方棱木杆仅6×6厘米规格,却轻取了一位好战士的生命。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42年来,身为汽车班班长的雷锋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几代人,特别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司机,今天还听得见“雷锋车”的鸣笛,还看得到“活雷锋”的身影。